最近,一部特别的电影在网络上线了。从最初亮相戛纳电影节时,此片就收到了很多赞誉。
戛纳「影评人周」主席夏尔·泰松声称:这是一部“你们从来未曾见过的中国电影”。
法国影评人说:2019年最好的两部处女座电影都来自中国,一部是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另一部就是它。
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聊聊这部电影——
春江水暖导演: 顾晓刚
编剧: 顾晓刚
主演: 杜红军 / 钱有法 / 汪凤娟 / 章仁良 / 章国英
首播: 2020-08-21
片长: 150分钟
这部电影曾荣获去年First影展的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两项大奖。
徐徐展开的故事,唯美诗意的镜头语言,以及关于中国文化、中国家庭的执念。
所有的波澜壮阔、鸡零狗碎、人生百态都随着四季更替、雨雪冲刷、时间变迁写进了这部电影。
深刻而不刻意,着墨很轻,却余味悠长。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杭州富阳,老母亲过生日,一盘新鲜的、卖相好看的富春江白鲈鱼上桌,就已经描绘出地域特色。
这是让诗人范仲淹、李白都心驰神往的地方,有诗意、有文化、有历史。
这里描绘的是七百年前黄公望笔下《富春山居图》的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在导演顾晓刚的镜头下,富阳的冬天,大雪包裹了树枝,空旷深邃,静谧而美好。
夏天,花朵压枝,绿色的柳树和江水,充满双眼,万物流动生长,活泼而清新。
几乎从第一个镜头开始,观众就会感叹:富阳是个山美水美、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但,影片中表面景色的美丽和诗意,却与现实故事形成了巨大反差。
中国式家庭关系,在此情此景中,尤为不堪。
故事发生在富阳的一个大家庭中,以家族志的叙事方式展开,三代主人公都十分平凡。
祖辈奶奶的故事是:一生中嫁了两个男人,两个男人都是家里安排的,家人让她去上海,她便去了上海,家人让她去富阳,她就得去富阳。
一生听从父母安排的奶奶,明白了一件事:当初很多因为物质而连接的婚姻,之后会变得空洞,所以她说“人啊,还是要和自己喜欢的人过一生,不然会后悔一辈子。”
正因如此,在儿女的婚姻大事中,她极力主张自由恋爱,希望有情人能同甘共苦,一起撑起一个家,她认为那才是一条黄金路。
子女的故事是:
每一个儿子几乎都是先恋爱,再结婚,坚持自己的意愿结婚、生活。
大哥和大嫂经营着一家饭馆;二哥和二嫂以打鱼为生,常年呆在渔船上;三哥媳妇跑了,自己一个人带着儿子,欠了很多钱,总被人追债;四弟37岁了,却像个小孩子,没有老婆,相亲也总是莫名其妙陷入尴尬。
这代人选择了和母亲不一样的路,但也拥有了和母亲不一样的人生,遇到再多困难,都要两个热默默地去扛,毕竟是自己选的,但遗憾和怨言,终究还是有的。
孙辈的故事是:
大哥家的女儿顾喜,被父母和舅舅介绍,与当地汪主任的儿子相亲,家人都希望她能搭上汪主任家的势力,为自己、为家庭尽一份力,但她却偏偏爱上了“穷小子”江一。
二儿子家的阳阳,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但女孩的父母嫌弃阳阳的家境,所以父母想方设法,要为阳阳买一套好房子,希望儿子配得上。三哥家的儿子康康有唐氏综合症,没办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医药费也高的吓人。
三代人,经历不一样的时代、教育、生活和困境,但最终,这些问题最尖锐的矛头统统指向了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的隔阂。
中国家庭的冲突,首先来自于紧密捆绑和过度付出。
一方面,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为了搭上汪主任家的亲事,他和汪主任喝酒时可以把酒杯放到最低,然后喝晕在厕所。
二哥二嫂可以住渔船,但儿子却可以住在景观漂亮、离地铁站近的房子里。
二嫂为儿子去商场买的那件羊绒大衣与她在地摊上挑选的土味围巾形成鲜明对比。
三哥为了照顾唐氏综合症的康康,可以借高利贷、可以挣黑钱,可以不娶老婆。
在为儿女付出这件事情上,影片中所有的父母几乎没有任何怨言。
但同时,在子女的人生大事上的选择上,父母也绝不妥协,甚至为此越界。
顾喜的母亲认为幸福就是房子和车子,她也因此不喜欢女儿选的江老师。
中秋之夜,她把江一和女儿一起赶走,并把那句很多人都经历过的“走了就不要再回来”留给女儿。
她的态度是:江一不及汪主任家大势大,如果女儿嫁给了汪主任的儿子,那今后的日子不仅女儿不吃苦,连他们家的事情,汪家也能帮忙摆平,她就不会再过苦日子。
父亲则直接找到江一的学校,一开口便直截了当的提问了:
今年多大?一个月多少工资?什么时候能买房?父母有多少积蓄?这些问题,把江一扒了个精光。
二哥二嫂为人朴实,但为儿子付出的背后,是他们“总有一天能靠儿子出人头地”的笃定。
就连看上去开明的顾家奶奶,也会把最听话的老小,当做最心爱的儿子,哪怕是他因此没出息,在母亲看来也完全没有关系。
那个不正常的孙子康康,反而成了所有儿孙中最自由的一个。
因为他的意义就是活着,所有人都不对他的未来抱有期待,没有人想过为他做选择,非常讽刺。
这个故事里,所有的父母都在用最直白的方式,贯彻自己的意愿。
在我们的文化里,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无法想象的,但艰辛的付出背后,其实还有期待巨大回报的对赌心理。
当子女不遵从父母意愿的时候,大家甚至愿意一刀两断。这到底是因爱生恨,还是控制欲本身?我想都有吧。
《春潮》中,女儿被亲妈骂了四十年,最不堪的时候,母亲去离间外孙女和女儿之间的感情,她说:你妈妈曾经想把你杀死,只有姥姥最疼你。
《血观音》中,当母亲无法阻止大女儿出逃时,她愿意毁灭,一把火结束女儿的生命。
这些黑暗的时刻,这些愤怒和离间的戏码,完全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把家庭当战场的控制欲,是想把儿女或者孙辈占为己有的可怕心理。
《春江水暖》中,除了对父母、子女关系的刻画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家庭关系的描写。
比如大哥借了小舅子的三百万要不回来、二哥收不回大哥的鱼债、三哥因为欠了债还不起,最后大哥的饭馆被砸......
这些牵绊,其实都被阳阳的那句话戳中:
“亲人就是我为了你活,你为了我活,真是吃力。”
中国式的亲情关系中,一定要连接着责任和负累,所以就算自己再努力,也很有可能守不住自己的财富和幸福。
但是他们会就此甘心吗?会真的认为亲情大过一切吗?
当然不。
三哥走投无路时,告诉黑帮的人去找自己的大哥要钱,然后开着他的车逃走,大哥就此生气不肯再见他;中秋阖家团圆之夜,二哥提着螃蟹和老大一家聚餐,结果却是要推脱照顾老人的问题;老四最幸运,没有太多牵绊,因为他没有自己的家庭,没有家庭才没有私欲,才能维持理想中的家族关系。
老太太有四个儿子,每个儿子都是而立年纪,但她却从没真正从儿子那里得到过幸福,她所拥有的是儿媳在身体上的照顾,以及孙辈片刻的心理安慰。
顾家老太天拉着孙女的手,讲的却是大儿媳凤喜和大儿子的故事,从她的语气神情和字眼里,最初的光阴,她一定是真心喜欢、对待过凤喜的。
但当母亲痴呆之后,凤喜递给她药丸,老太太开玩笑的说了一句“要毒死我啊”。
本以为是一句玩笑,但等到老太太把药塞进缝纫机的小抽屉中时,我们才发现这其实不是一个玩笑,是恐怖故事,任凭大儿媳一遍遍重复自己是谁,老太太也选择性的遗忘掉了她。
就像江一的那本小说,描写的是环保主题,但却是恐怖故事。
整部影片都在强调孝敬父母、兄弟相互扶持、以及孙辈如何在婚姻中获得幸福。
这也是所有中国家庭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幸福只停留在了他人的口中、眼中或者小说、画卷中。
真正走进这个大家庭的内部,才发现这里是一地鸡毛、酸腐落魄、人心算计。
就像老太太的寿宴和葬礼,不管背后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最后都会归为体面。
这部电影中有很多美丽、光鲜的时刻,比如富阳的风景,比如给母亲祝寿讲究时辰,新人结婚时拜橡树、拜江水。
风景、时间,文化所给予的巨大美好,藏住了太多个体、家庭不为人知的灰色秘密,中国文人几千年的期待,在现实面前,格外浪漫。
故事听上去悲观,但放在大环境下、放在大时代里,它又渺小,不值一提。
顾喜、江一也终究会从理想主义的青年,走向大家族的秘密中,正如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回到故乡一样,因为这里有个巨大的漩涡,怎么逃都逃不走。
中国式家庭关系在这部电影中,被轻描淡写的复刻、剖析,散点式的表达没有过多的强调什么,但细细想来,有些恐怖。
家庭于我们,是亲密关系,是人生漩涡,好与不好,都与它紧密相连。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从中跳脱,毕竟个体的力量真的薄弱。
但我还是想要告诉大家,学着把生命中注定的困境,变成一种幸运,珍惜被忽视的拥有,不断地努力、觉悟,然后才能成长,才能强大。
我们这代人,在家庭关系中创造下一个轮回时,哪怕试着改变一点点,也算是成功了。